做为政府工作人员,由于位置的不同、岗位的不同,我们的权限会有所限制,为人民服务没有天花板强调的则是我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能被限制。不管在什么位置、什么岗位,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的党员干部应该以服务群众为已任,全面提升个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因此,我们在政府工作中,一定要引导干部的考核与政绩、群众满意度、干事创业积极性。
要强化干部宗旨意识。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培养干部勇于担当、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最终都是为民解忧。要把人民福祉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工作标尺,彻底摒弃因天花板困局导致的“为官不为”等不良倾向。
要建立科学考核机制。要将党员干部的考核与政绩、群众满意度、干事创业积极性、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等挂钩,对党员干部实施严格考核,对于庸政懒政不作为者,要依法依规处理,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同时,对于干部要加大培训力度,通过理论加实践的培训方式,提升各项服务能力。
要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一是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绩效工资适当向基层干部倾斜,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基层干部由于岗位限制,导致在改革创新、服务群众中的失误错误,激励其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
一方面,如果局限于岗位的天花板,而不想着如何去服务群众,就会导致干部服务群众不主动、不上心、不积极,出现即使门好进、脸好看、也仍旧事难办甚至导致懒政怠政的问题,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而类似情况的出现,正是一些基层干部受到了岗位天花板的局限。另一方面,只有突破对于岗位限制的看法,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正如之江新语中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倍加珍惜在位的时间,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问,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所谓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不应想着做大官,而要想着做大事,要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这便是服务人民没有天花板的生动写照。(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