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党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值此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在调研的过程中更要讲究脚至、心至、眼至,即“脚至土地”、“心至群众”、“眼至痛点”。
脚至土地接地气,用双脚丈量基层实情。调查研究,“实”字当头。当前部分机关单位,基层调研是种“纸面调研”,数据靠“算”问题靠“猜”方法靠“想”,调研成了“纸来纸往”,不但难以解决问题反而加重了基层的负担。调查研究要避免“纸面调研”,走出“纸面”走上“地面”,切忌被“纸上文章”迷了双眼。挺进大别山战役时,部队急需横渡淮河,刘伯承元帅没有轻信侦查员“水太深只能靠摆渡”的汇报,亲自用竹竿测量渡口水位,判断河面可以架桥,留下了“将军试水”的佳话。调研也应有较真的韧性,深入基层、实事求是、全面了解、去伪求真,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为后续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支撑和依据。
心至群众解民忧,用真心体味民情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做好调查研究,就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制定出符合实际、贴近群众的政策措施,才能推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人民公社时期,邓小平同志来到北京郊区顺义县调研平均主义问题,并发表了“吃食堂是社会主义,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讲话,为后续的包产到户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因此,调查研究必须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听取群众意见,积极运用好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模式,将基层的困难和诉求传递好、解决好。
眼至痛点抓关键,用双眼聚焦难点堵点。调研要真抓实干,就要突出重点、找准痛点、抓住关键,以“啃硬骨头”的精神攻破各类痛点难点堵点。部分党员干部的调研选题只选轻松的,不选困难的,造成了部分内容重复调研、部分内容无人问津的问题,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调研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支撑和依据,不能只走好的地方,不走差的地方;只看好的方面,不看不足之处。调研做深做实,就不能怕“丢了面子”、“伤了和气”,要转变工作作风,多些不打招呼的暗访,多些专攻难点的调研,充分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让调研更具现实意义和实效。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要充分认识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脚踏实地,坚持群众路线、问题导向,听取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写下新篇章。(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人民政府 徐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