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三个转变”让二十大宣讲“直达基层”

2023-05-29 14:03:59 | 来源: 中廉在线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理论宣讲是传递党的好声音、凝聚群众的好方式,也是为基层党员干部“充电蓄能”,不断提升能力素质的有效措施。作为青年干部要敢于接过理论宣讲的火炬,扛责在肩、冲锋在前,用“以小见大”功夫努力催生“四两拔千斤”的效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群众身边、贴近群众生活,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切实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

尊重听众精准讲,变“讲理论”为“听故事”,让宣讲内容“读得懂、悟得通”。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面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理论宣讲需要更加接地气,少一些书面表达,多一些群众语言,要想办法将深刻的理论讲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故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进行宣讲时,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围绕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全面把握好群众真正想听的是什么、真正在意的是什么,着力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宣讲过程中根据对象的“文化程度、工作环境、年龄特点”等不同,精细选题,对症下药,在聊家常、说里短时有机融入党的理论知识,让群众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氛围中,悄无声息地将党的好生意刻入脑海、记在心间。

灵活方式创新讲,变“大课堂”为“院坝会”,让宣讲形式“活起来、火起来”。理论宣讲并不是台上的“独家戏”,而是台上与台下的“合奏”。理论知识抽象华、概念化东西多,单向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的宣讲,难免会让群众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坐不住、听不进的反面效果。由于群众时间零散,在基层宣讲时要创新地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宣讲方式,变以往“你听我说”单向灌溉式宣讲为“你讲我问”互动式宣讲,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可深入群众家中,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拉家常,也可利用群众夜间空闲时间,在村民院子里来一场“茶话夜谈”,灵活地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心中,进一步坚定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聚焦为民暖心讲,变“嘴上说”为“动手做”,让宣讲效果“看得见、摸得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最终目的,是要唤醒责任之心、激发奋斗之力。广大青年干部不仅要当好宣传的“金话筒”,更要在行动上当表率、在奋斗上靠前排,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凝心聚力,做足做好理论精神宣讲“后半篇文章”才是重点。宣讲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回应民之所盼所愿所想,同时更要躬耕实干,脚踏实地、真真切切地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联系一件件暖民心、惠民生的具体事例,回应民之所盼所愿所想,及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看到我们的行动、看到公仆的付出,真正带领和号召群众一起奔赴全新征程。(浙江省仙居县福应街道 王宇淼)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