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年初夏的富里(麟凤坪房),穷人的日子困苦难熬,住在田埂上不满16岁的李银安,已经半个多月没好好吃过一顿饱饭了。这天,他又忍着饥饿背上背篓去大河沟帮人割草。
李银安刚走到山坡下,就见一大队人马顺沟出来。过军队了!李银安脑子里快速闪过一个念头,他正想转身躲藏起来。
“银安咡,银安咡,快下来!”突然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他。李银安转过身来,看到沟底路边站着三个人,喊他的正是自己的亲叔叔李明清,他旁边还有向家沟的李学朝、毛家塆的毛君福。
“你们干啥子?”李银安见他们和军队一起,便大着胆子探问。
“快下来,快下来,我们都参加红军了!”李明清招呼说,一边忙把背着的枪举给他看。
李银安见叔叔举起的枪,连忙跳下几道土坎。他来到李明清跟前,问:“叔,你不给人家帮工了?"
“不帮了。吃不饱,穿不暖,还帮啥子球工。”李明清忿忿地说。“我也吃不饱,那我也跟你参加红军背枪?”李银安说着,眼瞅着叔叔。
“小兄弟,欢迎你!你叫什么名字?”李明清正要回答,突然一个四川口音在他俩身后说。
李银安转过头来,发现是一个戴红五星八角帽的军人,他挎着手枪,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我叫李银安,正帮人割草。”
“哦,这名字好!我批准你参军了。”
李明清见那人说批准了,话也没来得及说就拉着一脸喜色的李银安走进了行进的队伍里。半年后,李银安已经是纵队里一位出色的红军战士了。当部队再次经过富里时,李银安悄悄给母亲捎去了一块银元。
这次纵队开往牛街活动,但部队刚到彝良县境,滇军和地方民团便围了上来。
李银安所在的小队受命阻击,叔叔李明清也在这一拨人里。战斗在一个叫坳口的地方打响了,为了给主力更多的撤退转移时间,李银安他们十多人顽强地阻挡着几百敌人的进攻。
敌人的两次进攻被打退后,一个小队的红军战士大多已壮烈牺牲,最后剩下李银安、李明清等几个人。
李银安在敌人的又一次进攻中负伤,子弹击中了他的胸部和头部。当李明清要为他包扎伤口的时候,李银安艰难地摇了摇头,只是断断续续地说:“叔,快走……别……别管我。我……是……为……穷……人……流……血!”
“叔知道,银安是勇敢的红军战士,银安是为穷人打仗流血!”战友们一起围拢过来,李明清噙着泪水哽咽着安慰李银安。
李银安无力地看了看大家,脸上漾起一丝坚强的笑意,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出来就闭上了双眼。
李明清轻轻地把李银安放在地上,似乎是怕惊醒了他,过了一会儿,他才颤抖着手从怀里掏出一顶崭新的军帽给李银安戴上。就在这时,敌人的枪声又响了,看着蜂拥而来的敌军,李明清红着一双复仇的眼睛噌地跳了起来,从腰里抽出一颗手榴弹拨火向敌人扔去。随着爆炸声响起,他和剩下的几个战友互相搀扶着迅速撤进了林子。(威信县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