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将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而此次重点整改问题之一就是督促网站平台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严厉查处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的问题。旨在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播行业对于青少年成长的正面引导和规范管理,重点规范网络打赏行为,促进网络直播行业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网络直播行业野蛮生长,存在打“擦边球”和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等违法违规乱象,由于网络直播门槛较低、盈利较高,某些直播平台任由主播穿着暴露、言语租俗、行为恶劣,通过“送福利”、低俗表演、下流动作等方式吸引用户进行高额打赏,甚至诱导未成年人进行充值打赏,所涉及的举报案例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利益,也引起了许多舆论关注,导致社会问题频发。未成年人无劳动收入,还处在监护人抚养的年纪,而打赏金额少则数千元,多则近千万元,这种打赏行为极有可能会把家庭带入债务深渊。
规范网络直播能更好更全面地保护青少年利益,不良网络直播对青少年的劳动观、审美观和是非观产生的不良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青少年看到有些网红主播动辄月收入10万元,认为其坐着动动嘴、不用上班劳动,就能发家致富。如果这种观念占据思想上风,青少年就会幻想不劳而获,必将萎靡沉沦下去。另一方面,网络直播主播素质参差不齐,传播对待社会、人生和情感的态度大多消极错误,青少年由于辨别能力较差,不但容易受到误导,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对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各部门间协同监管及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协同治理。同时,要加大对平台和主播违规的处罚力度,真正让主播和平台不再偏离法治轨道。最终也有利于直播行业践行初心,提高品位,健康发展。(越平香 贵州省镇远县江古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