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群众思维、群众底线,就要把群众的心上事放在心上,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解好题,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是为民的新担当。
一是走好群众路线要与深化改革相结合。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生活在基层,对改革措施的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改什么、怎么改,根本上还是要听取群众意见。要站稳群众立场,从群众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推进改革落实,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方向积极稳妥推进。要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没有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要让群众最大程度参与改革,化解改革风险、克服改革阻力、推动改革措施的落实。
二是走好群众路线要与保障改善民生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坎上,始终以民生为先、以民生为重、以民生为本。群众从来都不喜欢虚的,总是希望我们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群众的需求已从生存需求上升到对公平正义、政治文化权利方面的需求。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养老、看病、上学、环保、食品安全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群众对政府就不满意,社会也不会和谐稳定。要督导有关部门单位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全力推进,确保不失信于民要坚决抵制社会不公平现象,尽快完善政策措施,规范流程,强化监督,坚决清理有损社会公平正义的行为,真正让发展成果公平地惠及群众。
三是走好群众路线要与思想作风建设相结合。作风关系事业成败,影响和决定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领导带头贯穿始终,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要加强学习。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强化宗旨意识,注重学习效果,提升理论层次,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实现学与用、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要敢于担当。担当精神体现着领导干部的党性和觉悟,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襟和勇气,也决定着领导干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贡献的大小。对领导干部来说,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党把我们放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就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遇到事情就要担责、负责。(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委组织部 范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