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段新征程。随着夏天烈日袭来,毕业季如期而至,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带着对学园的无限眷恋,带着对同学的无限思念对自己学生生涯说出了再见,行囊满满,奔赴下一场山海。
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诗、有远方、有风吹麦浪、有鸡犬相闻的阡陌交通。广大毕业生驻足人生的“十字路口”,应当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来到乡村振兴的战场奔赴一次时代之约、成长之约。
基层是一个“练武场”,可以锻造“担当力量”。基层是艰苦的地方,同时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尤其是有活力、有思想的年轻人才,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选调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社区民生”、特岗教师计划等一系列专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的项目。基层一线也许没有一线城市的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却有田间池塘的泥土芳香;也许基层一线没有外表靓丽的俏男靓女,却有质朴醇厚的邻里乡亲。广大毕业生们应胸怀远大理想,坚持崇高抱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积极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基层的练武场中,练就出担当之力,将党的事业主动扛在肩上。
基层是一堂“思政课”,可以萌发“无私思想”。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保障群众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基层一线上,你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与担当,和村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疫情防疫一线志愿者、护林员、防火员等等来一次相遇。通过自己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感悟到的,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感悟真正在基层沉下心、在基层扑下身、在基层扎下根时所需要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一定会让你萌生出流淌在血液里的“无私为民”。
基层是一块“试验田”,可以提供“实践场地”。基层一线,是培养和锻炼干部的试验田;基层实践,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修课”。这里是最有效的学习感悟新思想的地方,更是最有效将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地方,毕业生们要努力向实践学习,多到田间地头“走走看看”,了乡村真实情况,和田间老乡拉家常。要用脚步去丈量基层土地,掌握一线实情,始终做到学与思、知与行的统一,确保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办好事、做实事、解难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组织部 王学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