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任人唯贤,政府在干部能力上应以政绩考核为用人标准,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提高干部政绩。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一个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干部在履行职责时,要明白这是为谁做事,为谁树立政绩。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才是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迎难而上,贵在行动,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干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干部班子才能健康成长,党和国家才没有后顾之忧。
二要提高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在有了正确的政绩观后,接下来就是提高干部自身的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干部必须从制度强化执行的自我约束力,提高执行力就是不能光说不做,不能把无作为当作碌碌无为,只要肯干,是不会无作为的。当一个命令一个任务下达时,不仅要快速完成,还要完成得很好,时间和质量都得保证,而不是拖拖拉拉,视而不见。治理能力不是很快就能看出来的,也许一年,也许五年,在提高治理能力的路上,不能轻言放弃。
三要加大群众参与度。在政绩考核中,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一名干部优不优,政绩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在政绩考核中增加群众参与度,体现了习总书记在喜迎二十大期间开门问策思想。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真正的用心为群众做事,解决群众难题,与群众走到一起,心连心团结一致,以群众满意度为考核基准,就能体现出我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才对得起人民群众的信任。(邱锦雪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