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是核心、乡风文明是保障,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农村发展蓝图,必须要聚焦三点精准发力。
建强人才队伍,筑好乡村振兴“人才链”。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村既需要科技人才,也需要乡土人才,在选人用人机制上要坚持内挖、外引、下派三种方式相结合,不断充实农村干事创业人才队伍。人才选育“选”是第一步,“育”是关键点,要立足当地特色和实际,精心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积极开展“组团式”帮扶和“结对式”帮带,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加强培养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乡村有效治理人、科技支撑人才等,充分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业务能力,激励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大显身手,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推进乡风文明,滋养乡村振兴“思想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型”更要“铸魂”。推进乡风文明要从群众思想上根治,从行为上落实。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群众主体作用,建立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长效机制。当好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传播者,以身教言传让文明思想、文明观念入脑入心,让文明新风在农村基层蔚然成风。
坚持绿色发展,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绿色生态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发展的聚宝盆。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桥”和“船”,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挖掘乡村本土特色,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红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农业,扩大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产品精深加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途径,完善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旅游饭”。(赵琦 贵州省镇远县羊场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