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常常会提到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但何为有效衔接呢?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要坚定“百般红紫共芳菲”的理念。乡村振兴既要巩固发展扶贫攻坚时期取得的经济成果,坚决防止返贫,也要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的路子,取得更大的经济发展成果,更要让基层党建、思想教育、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不做“偏科生”,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取决于干部和党员的带动和引领,取决于群众的响应和共鸣,上下一致,决定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们必须在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这五方面实施全面振兴,整体推动,激起乡村内生动力。重点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是关键,以乡村丰富的生态、文化等资源为依托,以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手段为支撑,打造一批特色生态产业、文化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文化振兴要把乡村的传统文明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弘扬中华文化,支持、鼓励农村自主文化组织的发展,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娱乐活动。
“三农”学者到农村去,农民到学堂去,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养;进行观念革命,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打造绿色产业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筑绿色政策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党和国家政策落地,保障党员带头,政令畅通,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扶持农民自治组织,引导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要想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也同样要做“全优生”,不能做“偏科生”。不仅要将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理论政策、人员情况摸清摸准,也要让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有机结合、协同推进。更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把稳党的领导这一“定星盘”,保证乡村振兴在党的引领下工作不跑偏不掉队不添乱,真正做到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巴图宝音 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宏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