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强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各级党委政府要精准施策、强化教学引导、善于发掘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培养出一批堪当重任,勇挑大梁的优秀人才。
精准施策,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力保障。“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对于国家事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优质的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国家元勋钱学森攻克“两弹一星”难题,实现我国国防自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提升我国水稻每亩产量。他们在各自领域里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尽全力发挥着自己最大的作用。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依托。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实际,以契合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切实加大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力的保障。
强化教学引导,全方位培养人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基础教育是培育优秀人才的关键,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才的成长轨迹。“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教育引导的方向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发展方向,全方位的培养人才直接关系着国家发展前途。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强化教育引导,以培养优质人才为导向,不断提高认识,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优化人才培养思路,着重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重视人才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善于发掘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优秀的人才,需要伯乐去发掘。“萧何月下追韩信”,最终建立大汉王朝的不朽传奇;齐恒公采用了鲍叔牙的意见重用了管仲,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业。国家要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要发挥其作用,离不开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正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发掘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为各类人才施展抱负提供足够宽广的空间,让广大优秀人才将论文写到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去。(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临江镇七墩村党群工作者 张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