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怀揣这样的信念,我有幸进入选调生行列,来到了基层,决心用有限的青春在新时代书写无限的篇章,用有限的能力在新时代创造更大的价值。
上好拓荒课,迈出履职步。初入察右前旗平地泉平三村,我跟着老村长挨家挨户了解村民小组、自然村、全村人口等基础信息。作为村书记助理,在了解全村村情后,做好党建工作,及时跟进村“两委”换届、2021年度“五强党支部”创建情况等工作内容。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引导党员积极走出去,到红色基地学习,以联合主题党日形式与其他支部一起学习,在一次次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迈出扎实新步伐。
老中青结合,精神薪火传。我了解到平地泉平三村“两委”班子成员上至64岁,下至26岁,跨度达38岁,但是他们配合良好,有共同的努力方向,那就是让平三村发展得更好,让村民生活得更幸福。在“老中青”的有机结合下,充分发挥“传帮带”优良传统,从经验上传,生活上帮,工作上带,指导“说、写、干”,通过在学中做、做中学,我不断了解基层群众的所求所盼,尽心尽力做好日常各项工作,参与村镇建设,把“为民爱民”的精神传递下去。一方责任田,颗颗向党心。村“两委”班子分工明确,关键时刻又不乏相互协作。例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简报编写、资料归档等由专人负责,遇到大型活动大家也会共同出力,真正实现把特色变优势,把资源化力量。渐渐的我明白在基层工作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多的是对于基层、对于工作的热爱。面对村内繁琐的工作,村民们复杂又棘手的问题,他们需要的是我们带着一颗爱民为民的心以及进行一次次耐心的倾听,一次次的调解,一次次的劝导,方才不辜负我们在党旗下的宣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怀揣“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让踏实肯干成为自己的“标签”,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让工作落地生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委组织部 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