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乡村振兴”是热词之一,蕴含着全国人民的期待。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产业”“人才”“生态”三个方面齐发力,助推乡村振兴。
围绕“强”字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池春水。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明确不同的发展方向,依据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特色化、品牌化。要注重规模效应和科技支撑,支持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快速发展,实现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不断增强乡村“造血”功能,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围绕“美”字着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生态兴,文明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五大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把乡村建设成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之地,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高水平的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围绕“活”字着力增强农民致富能力。人才兴,则乡村兴。要细化乡村人才需求,拓宽人才来源,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既要引进“洋专家”,也要培养“土秀才”,建设多元化人才梯队;又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为他们整合资源,提供便利。要不断探索乡村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做到人岗相适,各自能发挥才能,实现价值,为乡村振兴注人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郑坊镇人民政府 邓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