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北京圆满闭幕的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向世界生动展现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在本次冬奥会上,首次将“更团结”加入,这是奥林匹克格言108年来的首次更新。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团结越来越成为我们应对困难挑战时的必要力量。
体育赛事上的团结,胜似一团火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仅给世界呈现了一场非同凡响的冰雪盛宴,同时将“团结”的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开幕式中“掉队”的小鸽子,成就了冬奥会开幕式的温馨瞬间,再次强调了我们“一鸽(个)也不能少”的团结观。短道速滑1000米决赛重赛中,体力不支的武大靖主动选择帮队友任子威卡位助其夺冠,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团队精神。
共抗疫情时的团结,如同一台炮
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再次考验了中国人的团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见证了太多人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抗疫一线。在疫情离我们最近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身穿防护服的医务人员,维护秩序的的志愿者,我们深知站在我们背后的还有夜以继日的疫苗研发团队和统筹部署的政府部门,正是这些力量的保障,让中国民众在疫情面前表现出了最强的凝聚力。
国际关系里的团结,相仿一个家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了推动会议顺利进行,进一步增强与会国的团结,提出了我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从此也成为了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在外交方面倡导的立场。在持续发酵的俄乌战争中,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始终表示,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站在和平正义的一边,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主张各国都要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人类命运中的团结,坊镳一艘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总书记2015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命运共同体的实质是通过共同挑战、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把世界各国团结在一起。面对波云诡谲的国际形势,各国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扬起共同命运的帆,我国积极响应“碳中和”“碳达峰”,究其根本,就是出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考量。
这就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团结,中国在以一个越来越成熟的形象,越来越成熟的思维去表达它的立场和观点,请全世界向中国的“团结观”看齐。(杜睿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