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前世今生。“数字经济”首次出现是在美国学者唐.泰普斯科特于1996年所著的《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前景与风险》中,目前得到认可的是《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给出的定义。“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仔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这一概念离不开关键词-信息化。
数字经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字经济虽然概念看起来高深,但是实际上它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异地就医结算制度的来临、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系统试点运行、出门不带钱包用移动支付刷脸支付......这些生活中的便利都是“数字经济”带来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涉及到了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微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和设施、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的制造等。而它本身既可以进行制造业活动,同时还可以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行业进行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已经影响了超过7亿的中国人。数字内容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使用的4G、5G网络技术、直播、短视频、游戏、AR/VR都属于数字内容的范围。
数字经济影响经济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可以让受益的企业变得更广泛,也可以让受惠的百姓更多。进一步拓宽数字消费场景覆盖面,强化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和便利化的价值导向,加大涵盖教育医疗、康养保健、交通物流等新型综合数字配套服务支撑。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使数字经济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更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增板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