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表达了中国成功举办冬奥盛会的坚定信心,对媒体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助推奥林匹克冬季运动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为办好本次论坛提供了重要遵循。
理念为体,万国盛会共感“中国方案”。“回首且看强国路,民心共凝大国心”从“汉唐盛世,万国朝觐”到“新国成立,富强自兴”再至“全面小康,华夏振兴”。从“交易繁茂的丝绸之路”到“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圈”再到今日的媒体创新论坛“共商共建,共赢共享”。展现的是中国虽有兴衰,但却始终以“大国担当,强国情怀” 包纳万物,迎接时代,顺应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众多国际会议时都会一再强调一个关键词叫“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积极拥抱时代的主动脉,主旋律,主基调。也是“为构建美丽世界”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的各国发出的邀请涵,倡议书,建议信。九州大地,万民同心,科技之光,闪耀冬奥。
效用为纲,科技冬奥再现“大国匠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的贺信中提到“中方将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这是中国对世界参赛各国的庄严承诺,对自身能够承办好赛事的豪爽自信,对国家科技助力奥运的慷慨赞许。本届冬奥会与往年平昌,索契冬奥会相同,都使用了大量的人工造雪。有人此时不禁发出疑问:“人工降雪是假雪吗?”将人造雪视为“假雪”并不准确,所谓造雪,只是将液态的水在低气温条件下转变为固态形式。“为什么要造雪?”一是比赛用雪需求量大,自然降雪难以满足。二是若搬运天然雪,运输成本太高。本次北京冬奥会的各个比赛场地进行人工降雪都不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用水安全造成影响。“造雪会造成水资源过度消耗吗?”此次北京冬奥采用“循环利用+人工储雪”两项措施将实现雪资源高效利用。值得点赞的是储雪技术及设备的研发更是中国科研团队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的支持下刻苦攻关,并且成效卓著。祖国正是有这么一群“山花”拼尽全力,直到“烂漫”,才会有中国傲于世界,在“世界林“”中自信放笑的荣耀时刻。九州大地,万民同心,科技之光,闪耀冬奥。
媒体为窗,公正客观展现“中国实力”。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出席媒体论坛大会时强调:“希望全球媒体朋友共同营造客观公正、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促进各国人民交流互鉴、民心相通,一起向未来。”众民翘首,以媒为介。大多数观众无法在现场直击奥运,新闻媒体便成了人们了解冬奥实况,共情共感的中流砥柱。因此媒体报道一定要公正客观,讲实话,做实事,用实心。国内,国外,以及国际媒体一定要以身作则,以创新精神担当使命责任,讲好北京冬奥故事,全面展示精彩、非凡、卓越的奥林匹克新篇章。国内媒体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注重运用新媒体技术融合传播的先进手段,突出报道北京冬奥会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的特色,展现中国力量,分享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国外媒体报道赛事时不应夹杂对他国的不实报道与评价,对本国的比赛项目应积极关注,同时也应对其他国家获奖运动员进行祝贺。共同营造客观公正、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国际媒体应严格要求播报质量,原则清楚,立场中立,公平公正,积极传播北京冬奥会的盛况和各国运动员的比赛风采。
我们以冰雪为缘,相聚盛世北京;我们以冬奥为机,表彰璀璨群星。以科技助力冬奥,让体育团结人类。相信通过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平台,能够深化与国际媒体交流合作,助力精彩展现冰雪运动独特魅力,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共同推动奥林匹克冬季运动发展。(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人民政府 周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