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30年来,中国同中亚五国携手共命运,通过多领域合作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优秀典范;30年后,站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友谊与时代发展的交汇点,六国必将一起向未来,在战略伙伴关系里续写命运共同体的辉煌篇章。
互尊共信:政治关系新样板。面对变幻的国际风云,中国同中亚五国始终本着互谅互让精神,深入政治与安全合作,打造睦邻友好的示范田与守卫和平的防护盾。作为友好邦邻,我们应持续打击“三股势力”,深化在边境管控、网络反恐、联合行动等多领域合作,共同筑牢地区安全防护网。在亲诚惠容理念的指引下,中方将加强彼此高层往来和战略沟通,办好“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等一系列对话合作机制,推动多边关系迈入政治团结与互信、共同繁荣与发展的新时代。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中方愿继续向中亚国家提供疫苗和抗疫物资,加大疫苗和特效药联合生产和技术转让,提供积极的帮助与支持。
互利共赢:经济合作新跨越。自“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同中亚五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通过“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等战略对接协作,探索出产能合作、工业园区等多种新合作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双边关系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愿向中亚国家开放超大规模市场,继续办好中国-中亚经贸合作论坛,力争到2030年将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提升至700亿美元。除此之外,我们将加快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以实现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让六国的互联互通更加安全高效;进一步深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合作,让六国人民享受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互融共鉴:文化交流新格局。三十年相知相亲,五十八对友好城市、每年数十万民众常来常往,传承着六国人民两千多年的友谊。坐拥地理相邻、文明相通、人文合作的优势,中国同中亚各国要建立起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加快互设文化中心,积极开展文化遗产对话,继续推进妇女、智库、媒体等领域交流。中方愿为中亚国家推介旅游资源搭建平台,帮助各国培养减贫惠农、互联互通等各领域专业人才,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今后5年中方计划向中亚五国提供1200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优先在中亚国家增设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以青年这一国家的未来推动更加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开放包容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同中亚五国的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也见证着中国外交事业的坚定从容、行稳致远。三十而立,砥砺前行。中国同中亚五国将共同擘画携手并肩的美好愿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根深叶茂的“友谊树”盛开更加艳丽的美好未来花朵,结出更加甘甜的人民幸福果实。(张承云 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