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指出,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各地方也争相开启“人才抢夺战”。但要真正做到才为“我”用,就要充分发挥好增实力、提眼力和强执行力这三件法宝的作用。
才为“我”用,增实力是基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要让本地“人才树”更加葱郁茂盛,就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打好本地的实力基础。所谓“筑得好巢,才能引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种出一棵能引来凤凰的梧桐树,就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突出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产业,让人才来了不仅有温暖的“家”,也更要有能够发挥自身才华的“岗”。落实好人才引进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工作中顺心,生活上舒心。在打造人才高地的过程中,只有夯实实力基础,让人才看到希望,看到前途,才能让人才奔向这里,留在这里,实现有才为“我”用。
才为“我”用,提眼力是关键。因其才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在取才的过程中,选到真正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双赢,用非其宜,则双输。因此,各地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仅要审人才之能,更要断本地之需。立足于地方产业的发展需求,做好本地企业的人才调研,找出本地实际的人才缺口,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切忌取才过程中的攀比心理,不能“贪高、贪多、贪洋”,这样就能避免引来的人才水土不服,也能避免因“贪大求全”而带来的“消化不良”。在引才的过程中,只有提高眼力,才能让人才来得其所,让各地取其所需,实现真才为“我”用。
才为“我”用,强执行力是保障。人才政策的制定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好用。只有将人才政策落地落实,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各地政府加强对人才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接收人才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及时做好人才政策的完善。让该省的程序切实省了,该发的补贴按时发了,该给的住所及时给了,真正的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引进,“保姆式”服务,“父母式”呵护。让人才看到政府不仅有制定好政策的能力,也有执行好政策的诚心。只有做好政策执行的保障,让人才看到真心,看到温暖,才能让人才“既来之,则安之”,实现才永为“我”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乔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