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一面镜子,它见证着过去也启迪着将来。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大地饱受欺辱和磨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各国帝国主义的侵略进一步加深,而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中国逐渐地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我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那时迎来了黯淡时刻,软弱涣散的晚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其反动卖国的本质日益暴露出来。为了中华振兴,民族崛起,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中。
20世纪初,西方民主革命思潮在中国迅猛传播,并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在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而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便如同海上矗立的顶塔一般,指引、号召着一大批有识之士奋起反抗着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从辛亥革命走来了昂首挺胸的中国人,从辛亥革命站起一批伟大的英雄。他们为打败封建帝制,振兴中华,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中华民族英雄画廊的高大丰碑,他们是中国革命的崭新引领。
一座历史的灯塔,一条崭新的道路。辛亥革命,开天辟地,是一次人民思想的革命,是封建思想大厦的倒塌,是新社会思想的萌芽;是一次中国发展的革命,使中国走出封建治理循环,走上了现代社会之路;是一次创新的革命,告别农民起义模式,走上崭新革命之途。这伟大的革命,伟大的启蒙使得东方巨龙开始觉醒,人民潜能开始爆发,中国开始走上振兴中华之路。
一百年之后的今天也许会有人问,什么叫做革命?电影辛亥革命中被杀害的同盟会员秋瑾的回答是:“革命是为了给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安宁温和的世界。”黄花岗烈士林觉民在《给妻书》中说:“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说:“革命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在受列强的侵略、掠夺。”广州起义英勇就义的七十二烈士说:“我可杀,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在革命的道路上,他们奋勇前进,在需要献出生命的时候,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
一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生活在这样伟大的时代,就是因为有无数的像秋瑾这样的革命先烈慷慨赴死,唤起了国人麻木的国民意识。我们应该感到庆幸,也应该感到幸福,更应该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从大劫难中走过来的,我们应当继承好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将其用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努力争创争先,为伟大的时代拼搏奋斗,为民族复兴的梦想添砖加瓦!(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委组织部 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