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用正能量内容主导网络空间,才能让负面东西失去生存空间。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指引和宣传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凝聚社会共识,构建一个网上网下同心圆,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真实的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求,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实现网上网下有机融合。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互相促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着力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让网上网下深入有机融合。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达成网上网下精神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强调“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这些重要论述,为网络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要求真务实开展网络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特色的网络文明主题活动,让青年人更能接受的新形势。让网上网下群体共同建设精神家园更好地用这一思想团结凝聚亿万网民,使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充沛、主旋律更高昂。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创建活动开创新局面,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有效延伸,网络文明品牌活动巩固提升,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要深刻认识到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各级网信办、文明办要牵头抓总,加强对网络文明建设的组织服务。要全面发挥网民主体作用,不定时的开展特色活动,让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主动参与网络文明建设。网络文明是伴随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让网上网下群体深入有机融合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福建省浦城县临江镇井栏村党群工作者 余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