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万物竞发。田间麦浪翻滚,枝头新绿成荫,恰如基层治理的勃勃生机——唯有卸下繁冗桎梏,方能轻装前行。从“文山会海”到“指尖形式主义”,基层干部曾饱受“负重前行”之苦;而今,中央“减负令”如初夏清风,吹散冗余,吹至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减负非一时之功,需以实效为根、以担当为种、以制度为犁,深耕治理沃土,方能收获民心硕果。
“小荷才露尖尖角”:落实减负,轻装上阵
杨万里笔下的初夏荷尖,恰似基层干部卸去重负后的轻盈姿态。过去,“填表迎检”“会议扎堆”让基层沦为“表哥表姐”,湖南某村曾因“一天三场会”而无暇顾及民生。而今,多地推行“文会智治”平台,会议文件数量锐减50%,村级考核指标压至10项以内,干部得以从“材料堆”抽身,回归田间地头。如芜湖“报表通”平台,归集560万条政务数据,变“人工填报”为“智能回填”,基层干部直言“有了更多时间走街入户”。这启示我们:减负需如初夏细雨,既涤荡形式主义积弊,又滋养实干担当的根系。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实干为要,深耕民生
杜甫诗中农人的勤勉,恰是基层干部应有的担当。减负非减责,而是将精力投向发展要务。贵州振武营村支书梁元,借减负契机发展蔬菜种植与仓储产业,村集体经济4年增长5倍;长沙县安沙镇干部摆脱“指尖之累”后,成功引入3.1亿元建材城项目,盘活闲置资源。反观某些地区“减负变甩责”,导致惠民政策悬空,警示我们:唯有以“老黄牛”精神深耕一线,方能将减负转化为发展动能。正如浙江“千万工程”二十年如一日,终成乡村振兴典范——基层减负的终极目标,是让干部“汗水滴在热土上,实绩写在民心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机制护航,长效清源
初夏莲叶连天碧色,一如基层减负需制度护航方能生生不息。六安市金寨县划定县乡权责清单,建立“六减一增”机制,发文量下降37.5%,充分发挥权责清单在县域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湖南省湘乡市推行“八个一”工作法,通过暗访、整改、通报筑牢防线。古语云“善除害者察其本”,根治形式主义需双管齐下——既以“拓荒牛”精神创新机制,又以“孺子牛”情怀压实责任,方能跳出“减负-反弹”的循环怪圈。
初夏的阳光,既催生万物,亦考验定力。基层减负如农事耕耘,唯有剔除稗草、精耕细作,方能迎来金秋丰收。从“报表员”回归“办事员”,从“迎检忙”转向“产业兴”,基层干部正以初夏般的热情破局开路。愿这场“减负清风”常拂不歇,让更多干部如初夏新竹——褪去冗余枷锁,挺立为民脊梁,在新时代的田野上书写“绿遍山原白满川”的壮美诗篇。(吴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