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以劳动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2025-05-08 08:53:13 | 来源: 安徽省潜山市五庙乡人民政府

近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劳动,是镌刻在华夏文明基因中的精神密码,是跨越五千年的永恒火炬,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指引奋斗者破浪前行的精神坐标。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耕智慧,到“北斗组网”“蛟龙探海”的科技壮举,中华民族以劳动为犁铧,在历史的原野上深耕不辍,用汗水浇灌出文明的参天巨树。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劳动精神为魂,以奋斗姿态为骨,在时代的浪潮中校准价值坐标,让劳动之光汇聚成照亮复兴征途的璀璨星河。

立精神丰碑:在历史传承中淬炼劳动品格。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跨越时空的价值共识。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到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的执着;从“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到塞罕坝人“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中的绿色坚守,劳动始终是标注民族精神高度的刻度尺。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既要守护“耕读传家久”的文化根脉,更要激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新基因,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当代劳动者需从历史长河中汲取“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生存智慧,以“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雕琢时代精品,以“偏毫厘不敢安”的执着攀登科技高峰。唯有如此,才能在“躺平”“内卷”的杂音中坚守本心,在物质喧嚣中锚定精神航向,让劳动的尊严始终与民族气节同频共振。

铸时代伟力:在创新变革中重塑劳动价值。劳动形态的演进,始终与人类文明进步同向同行。从“刀耕火种”到“智能制造”,从“汗水经济”到“智慧创造”,劳动的内涵已突破体力的藩篱,向知识、技能、创新全方位拓展。新时代的劳动,既是流水线上的精准操作,也是实验室里的灵光乍现;既是田间地头的躬耕不辍,也是数字世界的代码奔腾。这种变革不是对传统劳动的否定,而是对劳动价值的升华。劳动价值的重塑,需要“仰望星空”的格局,更需“脚踏实地”的深耕。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挑战,劳动者当以“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开辟新赛道;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需以“智慧农业”“数字乡村”为犁铧,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新图景。劳动的价值,终将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迸发出穿越时空的能量。

绘奋进图景:在担当奉献中彰显劳动本色。劳动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礼赞,是对社会的反哺。从“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工人,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技工作者;从“云端护网”的数据工程师,到“最后一公里”的快递小哥,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共同诠释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这种担当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是“处处为民着想”的使命感。劳动本色的彰显,既要有“舍我其谁”的勇毅,也要有“甘为人梯”的情怀。新时代劳动者当以“国之大者”为胸中丘壑,在科技创新中勇闯“无人区”,在基层治理中甘当“铺路石”,在急难险重中争做“排头兵”。正如李大钊所言:“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而真理的追寻,正蕴藏在亿万劳动者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创造之中。(汪恒)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