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3年的时间里,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
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陕甘边和陕北,创建工农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开辟革命根据地。他率领红军粉碎了敌人多次“围剿”。1936年4月,刘志丹在一次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毛泽东知道后十分悲痛。他说:“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他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和人民心间是不会磨灭的。”为了纪念刘志丹烈士,中共中央和陕甘边区政府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并在城北建立刘志丹陵园。
张思德1933年就参加了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带着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发生坍塌,危机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毛泽东参加他的追悼会,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话,称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个去世的同志不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也不是边区的领导,而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普通战士。
两个年轻战士的故事反映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要求党员干部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要尽可能多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要求党员干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学习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事业而奋斗,要不断传颂革命圣地延安的故事,勿忘国耻,勿忘历史,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内蒙古丰镇市官屯堡乡党群服务中心 任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