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用心奉献写奇迹

——观看电影《郭富山》感想

2021-07-07 17:16:40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期观看了生态文明主旋律电影《郭富山》,剧中甘肃省劳动模范郭富山同志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心情难以平静,黄土高原红嘴山,那里山青水秀,鲜花烂漫,硕果累累,好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植树造林英雄郭富山同志为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消灭荒山荒地”的号召,胸怀满腔热血,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对党的忠诚当担、凭着志存高远的理想,咬定青山不放松,1964年,时年四十九岁的郭富山来到红嘴山,他用生命点燃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坚持23 年,吃住在山上,开挖整理了4万多方土, 修起753 块反坡梯田,栽下了3万多棵树,他用心血几十年如一日地浇灌养绿了红嘴山郁郁葱葱、瓜果飘香,昔日荒山变成了“花果山”。郭富山身上体现出一个普通农民对自己生存的这片土地的无比热爱,体现出一个劳模敢于愚公移山的豪情壮志,折射出了郭富山积极践行党的宗旨、牢记职责使命、艰苦创业奋斗的共产党人精神。

看了甘肃会宁红嘴山荒山治理感人事迹,我即刻想到我们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草木不存,红壤遍露,山岭一片赤色。“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时自然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

长汀通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大力弘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破解水土流失治理主体单一问题,逐步实现从单一政府投入向国家、集体、社会、个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转变。经过摸索实践,长汀人民总结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有目共睹的佳绩,昔日的“火焰山”如今变成绿色飘香的“花果山”。

长汀坚持把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县域经济相结合,治理荒山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使广大农民群众从治理水土流失中得到实惠。在治理过程中,将水土流失治理与脱贫致富结合,推广种植经济林果,发展生态旅游,当地群众收入明显增加。

长汀县坚持一张“绿图”绘到底,水土不治、山河不绿绝不收兵。历届领导班子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任接着一任干,换届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带领全县上下持续奋斗,实现从“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转变。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对全国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修复起到了样板作用。

落实新发展理念是重要前提,必须坚持贯彻好。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实践表明,传统生产模式和资源消耗模式无法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千年大计,必须坚持久久为功。水土流失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更是一场持久战,长汀县传承和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传好“绿色接力棒”。生态保护与修复是系统工程,必须尊重科学规律。要始终坚持尊重生态保护与修复客观规律,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治理为辅,探索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水土流失治理之路。

体制机制创新是重要动力,必须坚持改革创新。长汀县坚持系统治理、精准施策的理念创新,多策并举、科学治理的手段创新,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主体创新,把治理水土流失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与发展绿色产业相结合,使广大农民群众从治理水土流失中得到实惠、实现脱贫。人民群众是力量源泉,必须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长汀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治理”为“我要治理”,走出了一条水土流失治理的群众路线,推动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福建省长汀县住建局 马茂财)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