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向袁隆平同志学习 当好“三头牛”

2021-06-07 14:29:39 | 来源: 中廉在线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举国哀伤,全民悲恸。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国士无双,先生千古。此前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之“三牛精神”,即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在袁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袁隆平同志实乃真国士、“大牛人”。袁老虽已逝,其精神还留在人间,照耀九洲,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应学习袁老精神,当好“三只牛”,发扬“三牛精神”,在祖国大地上,耕耘新建设,种植大梦想。

耕耘为苍生,俯首孺子牛。“民以食为天”,袁老一双辛勤耕耘的手就撑起了这片天,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他学生时代便立志学农,风华正茂时扎根乡村,耄耋之年仍躬耕田野,袁隆平同志的一生都在为“让中国人民吃饱饭”而奉献,他把心血与汗水献给了一方稻田,他把青春与年华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一心装满国与民,一生甘为孺子牛。袁隆平同志爱党、爱国、爱人民,始终不忘初心,负重前行,毕其一生喂中国人吃饱饭,尽其心血为天下人“稻粱谋”。党员干部当学习袁隆平的孺子牛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职尽责为民办实事,扎根基层、问民所需、有所作为、为民造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进勇创新,争当拓荒牛。在袁隆平之前,也有不少国家的科学家研究过杂交水稻,但并未成功,而袁老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勇于探索发现真理,开拓了杂交水稻新的方向。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次次攻关高产目标,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袁老不信邪、不服输、不知足,在杂交水稻研究的事业上不断开拓创新,愈战愈勇。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应学习袁老身上这股不知足的劲,学习袁老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不辞劳与苦,躬身老黄牛。袁隆平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实现梦想,他一辈子躬耕田野,艰苦奋斗。“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一生获得了各种荣誉与奖励,但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砥砺前行,坚持梦想。面对鲜花与掌声,他始终不忘初心,依然像最普通的农民一样在烈日下躬身弯腰,于田野中辛勤耕耘;依然做最合格的农业科学家,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将科技成果付诸于实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新发展,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都应当赓续袁老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辞劳苦、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奋勇拼搏。我辈新青年,正追梦正当时,有幸报家国,不负凌云志。

英雄已辞世,国士再无双,风吹稻浪时,禾下共乘凉。学习是最好的纪念,袁隆平同志的精神品质将由后人接棒,永续传承,生生不息。让我们在他耕耘过的中国土地上,继续躬身前行,当好“三头牛”,发扬“三牛”精神,始终为民服务,不断创新发展,永远艰苦奋斗,立足本职、脚踏实地,赓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书写新时代新篇章。(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片区管理局 林珍)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