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的竞争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归根到底则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条例》明确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留不住,仅靠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基层服务年限来限制人才的流失,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很难调动人才积极性,发挥人才的真正作用。本身在基层工作的人员权利小,责任大,伴随着压力也大。需要对接的上级部门岗位又太多,日常事务繁杂,大部分时间用来加班赶任务,做报表,真正属于自己和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再加之长期与家人远离,极易出现心理问题。且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待遇差,生活条件差,发展空间有限,现代社会是物质社会,买房置地,娶妻生子处处都离不开钱,在精神和物资都不能很好满足人才的情况下,仅靠政府的号召是很难留着人才的。
不拘一格降人才。政府不仅要在宣传方面下功夫,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更要在人才物资生活、政治待遇上做保障,让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有盼头、有干头。例如:一是在“引”上做文章,让很长下乡有劲头。提高艰苦边远地区待遇水平,加强人文关怀。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使优秀人才沉下心、稳得住、干得好,让各类人才更加体面、更加舒心、更有尊严。二是在“育”上下功夫,让人才下乡有奔头。畅通人才流通的渠道,给予人才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充分落实容错机制,让人才发挥特点,为基层人才搭建“意见表达”、“施展才干”、“成长进步”等平台。
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的期望,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青年人才必会扎根基层,深入基层,做好基层工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人才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古楼乡中潭村党群工作者 叶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