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加减乘除”提升组织工作质量

2021-06-04 15:21:19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组工干部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应主动明晰职责,通过“加减乘除”认真抓好《条例》学习,争做工作上的能手、业务上的尖兵。

学习上做“加法”,让《条例》入脑入心。《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句话是说智慧的人不会感到迷惑,有仁爱的人不会感到忧虑,有勇气的人不会感到恐惧。组工干部如何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应有“不惑、不忧、不惧”的劲头,在新时代组工事业中勇立潮头,勇当先锋。本次《条例》系中共中央首次印发,分为总则、领导体制和职责、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工作、保障和监督、附则等7个章节,共46条,并明确提出党的组织工作要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等9个原则,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前提。广大组工干部学《条例》要多做加法,保持一日不学就产生本领恐慌的饥饿感,用“工匠”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的专注精神,逐字逐句读原文,发扬“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探寻内在规律,掌握其真正来龙去脉,读懂其用意和要义,争当业务学习的“活字典”,提升推动组织工作的水平。

形式上做“减法”,让《条例》落地有声。“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学习贯彻《条例》如果拘泥于形式,搞繁琐主义,必将影响落实的效果。《条例》已对怎样加强党对组织工作的领导、严密的组织体系、怎样怎样把好干部选好用好、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在贯彻落实《条例》中,要及时梳理出重点,让广大组工干部深知《条例》的来处、去处、用处,切莫出现把上级决策部署“呼叫转移”,避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产生形式主义。广大组工干部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做到“十指弹钢琴”,把握落实的重点,结合各板块的职能,理出重点任务清单,让《条例》真正落地有声。

落实上做“加法”,让《条例》产生效应。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条例》落实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出实效。要想确保各项工作都抓好,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推动各项工作互促共进。在政治建设上,无论是中央和国家机关这个“最初一公里”,还是地方党委这个“中间段”,还是基层党组织这个“最后一公里”,都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党的整个组织体系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在组织体系建设上,要突出薄弱点和工作侧重点,科学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科学全覆盖,推动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要结合各自实际,重点围绕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抓好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重点围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同时,要注重运用大数据分析研究组织工作,善于把工程管理理念引入组织工作,统筹推进组织工作,将各项工作细化量化为可操作的具体项目,形成协调推进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并适时提炼、包装、美化,将原生态的食物素材加工成一道道“山珍美味”。

执行上做“除法”,让《条例》光彩褶褶。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贯彻落实《条例》,我们要严防出现航向跑偏,让其在基层褶褶生辉。要结合党的制度改革,扎紧党内制度笼子,织密党内制度防护网,积极调整那些不适应实践要求的制度,建立健全与新的实践要求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做到缺位的抓紧建立、不全面的尽快完善、不合理的坚决革除、不适应的努力改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机制。要严格按制度办事,坚决防止在干部选拔任用、人才职称项目评审、党员发展、公务员考录调任等工作中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坚决杜绝“破规矩、越边界、搞例外”等行为,坚决捍卫组织部门的“金字招牌”。要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把《条例》执行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让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者上,让违背制度、破坏制度者没有市场、没有前途,对一切违反、破坏组织制度的人和事敢于亮黄牌、掏红牌,确保组织工作不移位、不走向。(盘得胜 云南文山州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