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旨在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中国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今后还要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续写更多“振兴故事”。
敢闯敢试、艰苦奋斗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贵州安顺市的“塘约道路”,再到四川凉山的“悬崖村”…….这一个个缩影无不代表着敢闯敢为、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大胆尝试、锐意进取的奋进姿态。如今乡村振兴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目标任务还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才能直面三农问题,才能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才能将乡村振兴进行到底。
创新发展、因地制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中国地域广阔,农村规模巨大,其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种植结构等都不尽相同,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要从派驻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切忌乡村旅游化、乡村地产化、生产大农业化一刀切,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挖农村底蕴,完善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进一步发扬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真抓实干、人民至上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关键时刻、紧要关头,越要真抓实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驻村干部要充分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把乡村振兴作为自身践行的初心和使命,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做到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个方面,“驻”进百姓的心坎里。组织部门和派出单位要通过驻村工作考察识别干部、选用干部、督促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促进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增长才干。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全面小康,今朝梦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坚定乡村振兴的决心和信心,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一定能续写更多“振兴故事”,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海南省儋州市委党校 李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