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那么该选择什么样的驻村工作“火车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呢?
选派“下得去”基层的驻村干部。如果不深入基层,就不能了解基层的情况、规律和特点,也更不能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所以,要选派出肯下基层、深入一线、敢于担当的干部,了解群众需要,倾听群众的意见,解决群众的难题,在重要时候敢于担责,勇于担当,在乡村振兴一线岗位不断成长。
要选派“融得进”群众的驻村干部。驻村不能只是挂个名、签个到,更不能出现“镀金” 、“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态,而是要树立“身入更要心入”的理念, 真正沉在村里干,经常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村情民情,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的知心人,要用心用情主动作为,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像黄文秀那样,成为一名“编外村民”。
要选派干得好的驻村干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充分调动村两委干部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战斗力,激发他们的创新力,引导并和他们带领村民加加油干,走向致富的道路。驻村干部要与村两委干部加强沟通、统一思想,形成1+1大于2的合力,不断尝试,主动作为,因地制宜发展合适的产业、种植适宜的农产品,寻找村里发展致富新路子,为实现乡村振兴披荆斩棘。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书记。只有选出“肯干、能干、会干”的驻村干部,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海南省东方市三家镇人民政府 赵良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