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地球的储水量很丰富,但陆地淡水仅占8%,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而且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进一步推进节约用水,水资源时空均衡是实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节约用水,关“住”点滴。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约用水,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所以一定要节约用水。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零碎废物;为了刷牙,水龙头一直放水……
科学用水,统筹规划。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积累了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治理水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自古李冰治水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决定在岷江上修建一座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造就天府之国是可持续发展的辉煌典范,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如今南水北调工程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审慎论证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从中央层面通盘优化资源配置,并建立良好的节水、调水和用水机制,优化水量省际配置和调度,突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的窘境。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较大地改善缺水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进一步减少洪涝灾害。
建设“美丽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遵循“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以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为抓手,落实好全民节水,强化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构建生态和谐的美好图景。当下进入新阶段、新格局,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罗乃俊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