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使命在肩 接续奋斗

2021-05-28 13:11:33 | 来源: 中廉在线

未见其面,却蒙其恩。袁老,我印象中他一直是一个很厉害,甚至有点神话的人物,厉害到让我忽略了他也很年迈了,他也会离去,厉害到让我以为他会一直存在。

当我们熟悉的一个个名字相继离开时,我们便知道,时代的接力棒就要到我们手上了。共和国的大旗要我们来扛起了。保尔柯察金曾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希望我的人生也是这样的,虽不敢说为全人类作出贡献,但也希望能够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脚踏实地,立足实践。人们评价袁老是“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即便是在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当天,袁老还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作为一名选调生,更应该学习袁老这种躬身实践的精神。多到田间地头走走,多听听人民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想什么、难什么、盼什么,坐在办公室里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要多实践,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成就与尊荣的背后,恰是脚踏实地的奋斗。奔跑在奋斗路上的人,每分每秒都不会虚掷。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乡村振兴的梦想,更需要我们在不懈奋斗中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在新征程上,我们更当从杰出科学家身上汲取力量,扛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把人民放在心上的,人民把他高高举起。即使下着雨,在长沙市明阳山上,数万名众排起长队,去送别袁隆平院士,悼念的队伍看不到头,无数人献花留言。即使新闻铺天盖地的说着,可我心里仍觉得,他还活着。“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此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风吹过稻田,我就会想起您。您曾寄语青年“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我记住了,定当不负您所望,做好眼前事,在被需要的时候体现出价值,就是对您最大的缅怀和致敬。(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人民政府 吕慧)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