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下午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的逝世,是中国和全世界的损失,令无数华夏儿女痛心不已,悲泪潸然而下,接下来会有无数的华夏儿女去继承和发扬他的奉献精神、遗志。
不畏艰险,向“饥荒”发起挑战。经历过饥荒的袁隆平先生决心学农,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死活要学”,认为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要让大家吃饱饭,他无意间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便开始了与水稻交集的一生,用了几十年去追求这个梦想。党员干部要以袁隆平、吴孟超、焦裕禄等英雄为楷模,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争当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党员干部必须要把握好纪律尺度,把国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体现出敢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党员干部要在干事创业上认真对照党章寻找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还存在的差距,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找差距的过程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找准努力的方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身老壮心在,胸怀天下。在袁隆平先生的心里任何荣耀勋章都比不上那沉甸甸的稻田,土地就是他袁老。他的一生,始终淡泊名利,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安逸,不向组织提任何个人的要求。党员干部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不掩耳盗铃、不爱慕虚荣、不指手画脚,而是踏踏实实地发扬好“工匠精神”,务实肯干、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深入群众内部与群众多谈心、多沟通、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想忧。
禾下乘凉梦,盈车嘉穗 。成功不是偶然的,是无数次积累的经验果实,面对美国学者的质疑,袁隆平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播种、观察……几十年如一日反反复复进行无数次的艰难试验过程,袁隆平先生不仅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研究出的“两系法”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杂交水稻也在印度、孟加拉、印尼、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生根发芽,为解决世界饥饿问题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被誉为“东方魔稻”。
树立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人格,怎么挖掘都有收获。学习袁隆平先生为国为民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淡薄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党员干部要向袁隆平先生靠齐,敢当群众的灯塔,黑夜中的唯一亮点,虽小,能够照亮着前方的道路,指引人们前行!(贵州省镇远县江古镇人民政府 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