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群策群力助力乡村振兴,同心同德打造文化家园

2021-05-27 16:19:26 | 来源: 中廉在线

“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巧借政策东风,在国家960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掀起了“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潮,茶园风情的美丽乡村、美轮美奂的红色古村、充满文化底蕴的书香小村等正搭乘政策的快车得到蓬勃发展,他们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在山落间亮起,摇曳生辉。

乡村文明是中华名族文明史的主体,是中国传统的软实力。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号角的吹响,广大农村地区的村容村貌、村风民风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之景成为现实,令人如梦,如歌,如痴如醉。然而,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破坏式发展、无序发展等问题,留下无数安全隐患。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如何充分挖掘“乡村振兴”建设的内在潜力,让记得住的“乡愁”凝聚力量,让保护文化血脉与打造“乡村振兴”相结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坚持不懈,深挖精髓文化,打造文化历史村。“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不能忘本,完全的抛弃传统文化是不可取的。乡村固有的精髓文化是“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源头活水、动力之源。“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充分用好用活精髓文化,盘活文化基因,多措并举调动文化细胞活力,让精髓文化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焕发光彩,用精髓的文化打造文化历史村。

勇于创新,发展特色文化,打造文化精品村。“乡村振兴”建设的核心是“美丽”,就是百花齐放的多姿,是百家争鸣的多彩,决不能搞千篇一律,千村一面。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每个村庄固有的区位优势,利用当地现有的特色资源,打造一村一韵、一村一品的独特风貌,体现自有的乡村风格和地域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精品村。

统筹兼顾,保护乡愁文化,打造文化记忆村。“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乡愁文化是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的。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一枚传送在外漂泊游子思乡之情的小小邮票,是一张搭载异乡为客人归巢的窄窄船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不能忘“根”,需要统筹兼顾,在振兴发展的过程中不忘保护“乡愁”文化,用“乡愁”的记忆凝露力量,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记忆村。

农村是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文化是根,文化是源,应扬起文化的风帆,唱响“文化共建曲”,为“乡村振兴”号航船保驾护航,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支撑。(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莒市国有林场 傅文雄)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