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2021-05-25 16:22:47 | 来源: 中廉在线

5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福建省委书记尹力的署名文章《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今年3月再次亲临福建考察,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为福建发展指明方向。我们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围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文章从“坚持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坚持生态省战略,打造高颜值生态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高品质生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开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建设。

对乡村振兴发展工作,文章指出要“探索具有福建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乡村要振兴,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产业兴旺。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时,特别关注富民乡村产业发展,专程到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和沙县夏茂镇俞邦村查看茶产业和沙县小吃产业的发展情况。在福建,类似茶产业和沙县小吃产业的特色富民乡村产业还有很多,晋安的茉莉花茶、罗源的食用菌菇、福清的一都枇杷、永安的特色水果……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结合地域特色的富民产业还有很多,需要充分挖掘、培育、壮大,打造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品牌。同时借助互联网科技手段,借助电子商务实现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优势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实现富民强村、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还需要建设美丽乡村,把宜居宜业作为打造目标。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短板,推进厕所革命,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结合乡土人情建设美丽乡村。同时注重苏区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保护,因地制宜建设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教育基地等,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以生态为优先,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积极推行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长效综合管护机制,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型、生态自然型特色田园乡村,努力留住乡土韵味、彰显乡村本色。(三明市沙县区南霞乡人民政府 邓雨晴)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