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梨树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深化人才机制体制改革,施行“三个三”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以三项举措促落实、三个抓手强载体、三项机制促保障,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三项举措促落实,做好人才振兴“方向标”。梨树县坚持以“配强队伍、提升能力、优化结构”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全县人才工作体系。一是按照县领导职务,制定《梨树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召开全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县委常委会共研究人才议题12项。落实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和有关部门抓实人才工作责任导向,将人才工作相关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切实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开展高端专业人才引进工作。面向全国发布了《2020年吉林省梨树县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公告》,围绕农业、工业、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计划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8人;三是注重使用各级各类扶持政策和资金资源,先后出台《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关于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以人才振兴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引导人才到乡镇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三个抓手强载体,优化人才振兴“生态圈”。梨树县坚持按照“整合资源、项目带动、统筹兼顾”的原则,着眼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一是继续柔性聘任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吉林创岐农业高级工程师李明慧、丹东“草莓大王”于维盛为梨树县发展技术顾问。通过柔性引进专家顾问,为梨树黑土地保护、大健康产业发展、棚室经济发展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持续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加大对各乡镇农户的培训力度,全县共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19期,培训基层农业人才近1000人;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实用人才技术培训,累计培训20,000余人。全力支持本土专家科技创新,在全县启动了以建设30个科技示范园区、300个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培训3000个科技示范户为内容的“333”农技推广工程,通过搭建平台加快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打造一支能够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人才队伍。
三项机制促保障,打造人才振兴“新引擎”。梨树县坚持“长短结合、突出重点、急用先陪”为导向,推进科研创新平台集聚。一是积极落实吉林省“大学生岗位开发计划”,对全县47家县直部门(单位)、21个乡镇、3个街道以及县内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依据因需设岗、人岗相适原则,按照行政助理岗、党建指导岗、乡村服务岗、企业实践岗4个类别,共向省里申报228个大学生岗位需求;二是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培育平台,为农村青年提供学历教育和技能素质提升平台,与职业高校实现校地对接,开展人才“组团式”帮扶。选派科技特派员及产业指导专家深入贫困村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线上累计培训5000余人,线下累计培训2600余人;三是打造线上培育平台,通过“黑土地论坛科技活动日微信工作群”,全年组织“梨树模式”种植技术网上培训43场次,培训30,000余人次。依托黑土地论坛、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为核心的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教学研活动,为梨树县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李小龙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