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火遍全网,一时间,“北上广曹”、“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宇宙中心是曹县”等玩梗金句在网络热传。但也有一些网友不明所以,纷纷发出质疑:“曹县是什么梗?一个小县城凭什么能引起如此热议”,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流量,将曹县推向网潮的“风口浪尖”。那么,“全国第二超大淘宝村集群”是否会被轻易赶超呢?“火出圈”的“网络曹县”是否会捧杀“线下曹县”呢?“流量”带来的经济效应是否能长盛不衰呢?这无疑引起了群众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曹县作为网络销售百强县之一,火起来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当传统的演出服制作工艺遇上“汉服潮”、当木工雕花技艺遇上特产泡桐树,这天时地利人和的生意让曹县人做得风生水起,这个看似普通寻常的小县城善于抓住机遇,致力打造国字名片,搭乘“电商兴农”的快车,把一些不起眼、不高端的产业产量做到全国领先。全国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在“曹县”,需要凭借勤劳和智慧,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与强大的中心化大城市错位竞争,利用乡村特色产业占据细分市场,找到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产业动能。
巧用互联网思维,将短期热梗关注转化为为长期发展机遇。曹县县长在面对记者提问时回应会将网友对于“北上广深曹”的调侃看作是一种期待和鞭策。当今流量为王的时代,曹县抓住热度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借助热议顺利成章地对汉服、木制品等集群产业以及王光烧牛肉、四季鲜芦笋等特色食品进行再次宣传,将其转化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示范了县城被广泛关注后的“正确应对方式”,走出新媒体助农之路的“标准姿势”,为乡村产业振兴拓宽了发展思路。
如何避免“昙花一现”?“存时想到亡、盛时想到衰”,曹县坚持居安思危、乘胜追击,另辟蹊径找到人才返乡、兴乡的突破口,抓住有志青年北上广创业难、返乡发展成本低的心理,在招商引资、引进人才方面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对返乡来曹人才多所照顾,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理性面对流量伴随的经济效应、沉着应对流量带来的“不安全感”,增强人才勤劳智慧兴产业的自信、压实高质量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底气,为乡村振兴打造人才“加油站”。(杨海蕾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