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婺源,在湛蓝的天空下,白墙黛瓦与金黄的油菜花鲜明映衬。悄入西塘,乌篷悠悠、小巷深深,在光与影中流动。乡村不仅仅是一山一水一诗意的所在,更是我们心中的乡愁。我们要赋能乡村振兴,引领乡村蝶变,让乡村更好更美地诗意栖居。
引才育才,发挥人才优势,实现乡村新跃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长期以来,乡村中很多中青年持续向城市流动,乡村空巢现象日益突出。乡村存在人才结构失衡、素质偏低等现象,人才的供给就显得尤为重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优秀人才的引入,必将为乡村注入新的血液。而他们也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把他们的智慧、经验、理念传递给乡村,起到“造血”的作用,激发起实现乡村振兴的磅礴动能,引起乡村新的蝶变。
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新腾飞。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考察时说“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要抓住机遇、开阔眼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因而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找准产业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格局、做大做强产业。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提高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如福建武夷山利用天然的生态优势,发展茶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科技支撑、绿色发展,推动了武夷山茶产业升级,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实现了乡村的新腾飞。
文旅融合,深挖特色资源,打造乡村新名片。乡村要振兴,可以推进文旅融合。通过深挖当地的特色资源、特色文化,结合乡村做好文旅的发展规划,盘活现有的乡村资源,借助生态优势、民俗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红色资源等等,提升乡村的品味价值,采用一村一策一特色,增强乡村间的差异性,扩大乡村文创产业链,提升村民文化获得感,促进乡村特色化稳定发展。比如南靖利用土楼独特的建筑形式、怡人的自然风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名片。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我们要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对标“十四五”的目标,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在广大的沃土上书写更美的篇章。(南靖高新技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高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