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做好乡村振兴 绘就壮美画卷

2021-05-20 11:01:47 | 来源: 中廉在线

2021年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们完成了现行标准下的全部脱贫。但并不是终点,还需看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农业基础还不稳定,城乡发展不平衡,要做好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中国要强农业必强,中国要美农村必美,中国要富农民必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科技助农,为乡村振兴插上高速发展的翅膀。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当前,数字科技不仅成为城市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正在加速向农业农村广泛渗透,为农村产业数字化建设和产业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转变治理理念,强化创新意识,抓住机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实现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的转变,培育出一大批新型农民,绘制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文明、生活富裕的新型农村画卷。

生态兴农,为乡村振兴压实长久发展的坚定基础。生态兴则乡村兴,生态衰则乡村衰。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两山”理论落于实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让人民群众吃上“生态饭”,端上“生态碗”。

文化辅农,为乡村振兴谱写出特色新篇章。乡村振兴,要留住青砖黛瓦、远山碧波,依依墟里烟,暖暖远人村的美丽美景。也要实现耕读传家久,读书济世长;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文化振兴。如此,才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让乡村振兴建设有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变成精耕细作的“工笔画”。 乡愁是农村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乡愁文化是产业的“魂”,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竞争力。要把乡愁藴藏的价值显现出来,逐步转化为“金山银山”,孕育出具有乡村特色的产业,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精神性”偏好,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精神效用最大化。不断提高乡土产品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多环节增收。

乡村振兴关系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谱写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组织办 刘杨弘)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