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赴闽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武夷山“智慧公园”到生态茶园,再到历史文化园,一路走来,牵挂深深。在“智慧大脑”中利用大数据采集和分析,掌握园中现时情况;在燕子窠生态茶园中察看茶产业发展情况;在朱熹园中感受新儒学的奥秘。武夷山生态的完好保护得益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茶叶产业发展有赖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文化的延续取决于强大的文化自信。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过去的我们只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忽略环境的保护,乱砍滥伐,导致土地沙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暖使我们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各地利用保护本地生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增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例子数不胜数。“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便是个鲜活的例子,2016年列入双世遗产地,便吸引着许多游客乃至外国友人来欣赏它的风光绮丽,这也为武夷山的旅游产业增色不少。
创新工作机制是乡村振兴的必要保障。武夷山以盛产乌龙茶和红茶著称,武夷岩茶也是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的茶叶品牌之一。当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廖红教授团队作为科技特派员更是为其插上科技翅膀,运用固氮效果保证茶青产量和茶叶品质的上升,助力乡村振兴。正是特派员的科技创新人才机制使得乡村振兴迸发出活力,推动地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年轻一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总结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
文化自信是文化绵延不绝的首要条件。“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伴着微风徐徐,书声琅琅,朱子理学便在在这朱熹园播下思想的种子。朱熹使得新儒学得到最大的发展,极大丰富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内涵。而我们党正是重视挖掘了这五千年文化中的精华,将其中精华与马克思主义观点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使得中国的发展得以绵延不绝。这背后体现出的是五千年文化的文化的自信。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要善于汲取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坚定“国以民为本”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想做好文明这篇文章,首先得把生态和创新发展先做好。唯有坚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把好环境保护的关,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坚持文化的信心,才能真正做到促发展,兴文明,发社稷。(左训彪 福建省武夷山市岚谷乡黎口村党群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