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农村地区,人才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一直以来,大量农村人员外出务工引发的“空心村”和人才外流问题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拦路石”。只有把人才“引进来”、“扶上马”、“留下来”,才能促进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政策引导,立起返乡创业的“风向标”,把人才“引进来”。一是要将现有“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创”相关财政政策向乡村地区扩展,向返乡创业人才倾斜,推动传统农业向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方向延伸;二是要盘活乡村闲置公共资源,用好用足空置校舍、仓库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地打造“乡村创业园”,筑巢引凤;三是要统筹协调好乡村地区发展用地,畅通转换机制,规范转换流程,让返乡人才有的放矢。
完善服务,安上返乡创业的“助推器”,把人才“扶上马”。首先要建立人才支撑服务平台,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其次应充分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好“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加强对返乡人员创新创业“点对点”指导,“手把手”教学,夯实返乡创业“铺路石”;再次需做好法律咨询服务工作,让返乡人才学法懂法,善于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装上返乡创业的“压舱石”,让返乡人才安心顺心。
留住乡愁,筑牢返乡创业的“孵化器”,把人才“留下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表面上看,乡愁是在外游子的精神寄托,是人才返乡的动力;从根本上看,乡愁是支撑人才返乡创业的重要基础。污水横流、垃圾围村不是乡愁,只会是让人才远离的“伤”。为此,我们要紧紧把握乡村地区生态优美这一发展优势,切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农村“脏乱差”转变为“净齐美”,让返乡人才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人才是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没有乡村人才的振兴,乡村振兴就缺乏支撑。我们要以政策引导、完善服务和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筑巢引凤,吸引人才、扶持人才、留住人才,让更多的人才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挺身而出、担当作为。(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美山村党委副书记 袁一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