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长江长来着黄河清,最美儿不过的人亲,夏日的高原一片青,说不完青海的美景。”一曲悠扬古老,朴实无华的青海花儿唱出了青海特有的文化。在青海省的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有一种精神世代传承,鼓舞着千万柴达木儿女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柴达木盆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孕育形成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柴达木精神。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为特征的柴达木精神,是柴达木开拓者用热血和生命播洒、由一代代柴达木建设者用勤劳和智慧培育起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每当柴达木人在前进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战无不胜、勇往直前。
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柴达木精神就是老一辈开拓者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翻开早期的《柴达木报》我仿佛穿越回了60年前的八百里瀚海,那个没有植物,没有飞鸟,没有人烟的荒漠,我看见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青年,他们在党的召唤下,不畏坚苦地日以继夜在猛干着。到处写着:“战胜风沙严寒,钻透戈壁高山;让万宝为国利用,要烟囱林立沙滩”的标语——这就是战斗在柴达木盆地全体建设者的豪言和行动。昔日,东起达肯大版山,北到塞什腾山,西沿阿尔金山,南至连绵千里的昆仑山,在这块广阔土地上,四面八方都擂响了跃进的战鼓,千山万河都葆发着美妙的青春。“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一幅最新最美的图在柴达木的戈壁滩上出现。他们建构了一种属于柴达木人自己的精神——“柴达木精神”。
如今,我走在柴达木盆地的田边地头,看见的是一片红色,这是繁荣的颜色,这是希望的颜色,曾今的荒漠戈壁如今种植了大片的枸杞远销海外;曾经“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的八百里瀚海如今是绿色盎然,生机勃勃;一代代柴达木人奋勇前进,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的祖国聚宝盆----柴达木!而今,我们是新柴达木人,是柴达木精神的传承者,新柴达木人犹如红柳般深深地扎在这片希望的沃土上,无论经过多少多少春秋,柴达木精神在我们每一个柴达木人心中永远不会褪色。
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就是如红柳一般坚韧顽强的传承,他如同烙印,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深深的留在我们每一个柴达木人心中,他就如柴达木的乌金一般,让每一个柴达木人甘愿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花儿的家乡是江河源,三江源开红了牡丹,牛肥马壮的羊满山,好日子过了个舒坦。”悠扬的青海花儿依旧在耳边萦绕,我们要继续跟随先烈的脚步,让柴达木精神传承下去,让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活起来。(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安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