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之气 ,是曾国藩“直将云梦吞如芥,不信君山铲不平”的坚定之意。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为什么要自信?因为在面对挑战时,自信使我们能够坚定不移,才会有嫦娥五号探访月球、天问探测器开启星际之旅;因为在面对困难时,自信使我们能够迎难而上,在脱贫攻坚战中,一组组震撼人心的数据表示着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因为在面对未知时,自信使我们能无所畏惧大步向前,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潜能,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在我们圆梦的征程中,注入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强大精神力量,汇聚了“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奋发志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为什么能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中的妙笔丹青;来源于越王勾践剑中的中国剑魂;来源于大报恩寺中的大国匠心,来源于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薪火相传、延绵不息的中华文脉。制度自信,是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孟子“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自信,源于国家面貌和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时的光明景象;源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道路上的前进身影;源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气之志,我们就能够无惧苦难险阻,自信的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办事处 巫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