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和3月5日,令全国人民瞩目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拉开了帷幕。聚焦两会,依法治国、乡村振兴、绿水青山、“打虎拍蝇”、教育改革、金融风险、数字化生活、社会治理……数个热词不断冲刷着排行榜,涌现在大众的眼帘。可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意义非凡、备受瞩目。
回顾近三年的热词榜,2021年最大的变化是“乡村振兴”的高关注度。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乡村振兴”获得313万票,占投票总人次的60.2%,首次进入热词榜前三名。这不仅反映出我国人民积极参与投票和留言的热情,也折射出人民对乡村振兴的关注与期待。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两会“热词”反映的是时代大势。把握时代大势,方能走在时代前列。进入时代发展的新阶段,社会各阶层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新课题,社会事业也迎来更多发展新机遇。正如3月5日亮相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透露出很多极具“含金量”的信息。比如从“乡村振兴”我们可以看清脱贫之后的道路;从“绿色转型”我们可以看清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新发展格局”可以廓清迷雾,探索经济新变局。
两会“热词”折射的是民意期待。把握民心民意,方能凝聚前行力量。一如既往,纵观每年的全国两会,民生领域的问题是最受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之一。聚焦今年两会,医疗、就业、养老等这些熟悉的热词也再次出现在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工作报告也对热词作出了新的回应,正所谓;“民有所盼、我有所应”,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1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站在了新的起点,只有中华各族儿女携手共进,团结一心,跟随时代大潮,把握民心走向,等能开好局,起好步,共启现代化的新征程。(董丽媛 海南省陵水自治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