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擎画,建设美丽乡村的“画卷”已徐徐展开。
以人为本,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如何应对各种冲击挑战,排除各种国内外不确定风险?关键在于提高发展质量,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高质量发展要以人为本,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增进民生福祉,补齐民生短板,缓解民生难题,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因地制宜,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高质量发展绝非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符合实际。青海打造了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农业农村发展要依托当地独特的生态和文化优势,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推动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以集体经济、股份化、公司化方式发展乡村经济,让农民背靠绿水青山就业增收,探索出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创新突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如何擎画好“乡村振兴”蓝图,破解发展难题?首先要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厚植农村发展优势,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业发展短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筑牢发展之基,激活发展动能,增强发展自信,贯彻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同擎画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福建省浦城县临江镇锦城村基层党群工作者 章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