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人民满意的高品质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民生需求蕴藏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抓民生就是谋发展。作为战斗堡垒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强队伍、建机制、补短板,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
强队伍、聚合力。队伍强则事业兴,做为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严格履行“两个责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建好一支顾大局、讲团结、做奉献、谋创新的优良作风的队伍,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上取得新进展。
建机制、强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核心是服务。要持之以恒提升机关效能,把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强化教育培训、强化考核测评,注重建章立制工作,制定完善工作服务规范制度,进一步优化程序、规范流程,形成用制度管人治事的良好局面。
补短板,求实效。作为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认识,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既重视安排部署,又强调跟踪问效。在工作中,要尝试探索出一条“试错、调整、改正”的闭环工作落实机制。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进程中,抓住有限的时间,无条件完成各项任务的落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各基层党组织要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持续开展“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请放心”等活动,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当前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扎实建立工作台账,把让百姓享有高品质生活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必答题,答出一份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满意答卷。(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委组织部 唐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