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但在乡村振兴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仍然需要我们重视:
一、解决农村安葬占用土地问题。农村土葬的风俗习惯在农村依然盛行,这也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到处是坟墓,一旦碰到了坟墓,处理起来也是非常棘手的事情。如新希望集团生猪养殖项目落户大地乡,在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光迁移坟墓就有31座,使用资金约21万元。因此,做好农村集中安置公墓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议上级部门按照乡、镇人数规划指定地点区域规划公墓,根据自然村具体情况按村审批。对违反不按规定公墓占地土葬给予追究责任和处罚。
二、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但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无法为党员队伍输入“新鲜血液”,人员更新存在断代,最终导致基层党组织自身战斗力减弱,工作效率下降,延缓乡村振兴的推进。如大地乡5个行政村,配备有20名村干部,平均年龄为46岁,拥有大专学历的仅2人、高中学历6人,初中以下学历12人。因此,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加强引进专业人才,培养本土人才。同时,校企联合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举办全国的人才选拔考试,招揽高学历人才,完善人才发展的晋升渠道以及各项配套基础建设,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解决好脱贫攻坚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一是少数贫困户吃惯了“救济粮”, 花惯了“便宜钱”,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不想着主动脱贫致富奔小康,而是将脱贫希望寄托于各级政府、帮扶部门和帮扶干部给钱给物。二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欠账太多,环境保护问题堪忧。主要反映是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建设滞后,有的村几乎没有,虽然部分家庭已建有水冲厕所、洗澡设施,但产生的污水却又无处排放,污水横流严重影响到村容村貌。三是贫困户享受“一达标两不愁”等政策帮扶措施,而处于贫困边缘的其他农户则享受不到政策的帮扶,越来越多的非贫困户群体对扶贫政策和工作产生不满,为基层干部推进脱贫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群体自食其力脱贫致富。(贵州省镇远县大地乡人民政府 钟远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