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各级党组织就要始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基层基础、集聚强劲力量。
打好“强心针”——振兴组织。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都趋于常态,基层党员作风建有了显著的改善。但要想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继续加大支部标准化建设力度,持续提升党支部工作和发展党员规范化水平。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规范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带头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引领农村发展的“红色强引擎”,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扶好“主心骨”——振兴农民。定心丸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最为突出。农民素质不高、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依然是诸多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因素中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培养新型高素质的农民也是当下的首要任务。各地可以为农民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指导、加强农民的文化教育,让各地农民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土专家”“田秀才”,提升他们致富的能力,奏响乡村人才“大合唱”,增强农村发展“内力”。从而让农民更有奋斗的动力。
推好“催化剂”——振兴人才。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人才是乡村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针对当前农村面临的产业人才缺乏、留不住人才、农民素质亟待提升等问题。一方面各基层党组织要不遗余力广纳贤才,要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向基层回流,同时制定相应的人才奖励机制,对扎根乡村工作的人才进行物质方面的奖励,提升基层人才的待遇问题。另一方面注重把人才放在重点部位、产业发展链条上锻炼,让他们充分发挥才干,激发推进乡村振兴的活力。(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人民政府 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