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连民心,民心系国运。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反映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标尺与准绳。要想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给百姓风雨中送伞、征途上护航。
“抓民生”以“察民情”为前提。新冠肺炎疫情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部分群众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增多。菜价贵不贵、供应足不足、特殊人员、重点家庭保障到不到位,这些问题都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特殊时期,要把牢民生的“基本盘”,就要保障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积极平稳物价,掌握民情民意,密切关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关注复工复产之后的市场变化情况,把细致入微的民生工作落到实处,能让老百姓安心放心。
“保民生”以“稳民心”为基要。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就是稳民心。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恢复生产、促进就业,让人民群众在疫情过后亦可安其职、乐其业,稳住人民的“饭碗”是实现保障民生政策的重大法宝。民生工作决不能开空头支票,要付出实际行动,解决群众就业难、企业人岗不匹配的问题。在企业与群众之间“牵桥搭线”,搭建沟通平台,实现供需对接,让群众有工作、有收入,让市场有活力、有繁荣。
“惠民生”以“解民忧”为保障。工作应立足于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聚焦于群众最关心、最操心的事,切实从群众利益出发,破解问题,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亮身份、上一线、当先锋”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围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促进服务与群众需求深度对接,认真倾听居民的呼声,解答居民的疑惑,回应居民的关切,得到群众的认可和点赞。(许秋香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浔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