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党组织处于党的整个执政体系末端,也是最基础性的一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要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根本,在强化政治领导、夯实基层基础、团结凝聚群众上持续用力、重点发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入解放思想,形成乡村振兴新思维,以实践、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解放思想+”工作模式,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以高标准、严要求、实作风、勇担当的精神去清理掉思想上的糟粕与顽疾。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做好乡村治理各项工作的紧迫感,在乡村治理中要充分发挥“十户联防”村民自治的制度优势,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以群众满意为基础。十九大根据我国快速发展的具体实际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事情能否办的好、处理的妥帖,要害往往在于能否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性在于要真正的赢得群众的满意,是否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只有下狠功夫“缺什么补什么”,不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才能在乡村治理中以好的成绩助力乡村振兴。
以“三治融合”为抓手。以自治为内生动力,全面提升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夯实基层自治基础,探索实施“村民知情大会”制度,健全全民参与机制;以法治推进治理,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工作,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和群众法制教育活动,依托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对村级事务进行“一站式”服务;以德治为约束,以“道德模范,树立典型”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激发群众道德自觉。同时要深入开展革除陋习,树立新风等宣传活动,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治理大环境,以“三治融合”为抓手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委组织部 时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