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严峻挑战之下,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即将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人民幸福生活的起点,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继续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稳妥的接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的接力棒。
一是要用好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持续打响我县“浦城大米”品牌;持续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统筹用好公益岗位,例如光伏公益性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先富带动后富,利用好乡贤回归经济,共同建设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旅游点。
二是要用好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要让农民富、农业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增产增收能力,就要用好科学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用好无人机等新农业生产工具提产提质;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范能力,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同时,要切实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创新组织形式重点培训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返乡创业农民工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让每个农民都吃上科技增收的“金果子”。
三是要用好基层党组织完善村庄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保护传统村落等;要加强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加强乡村公共服务、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脱贫攻坚,我们要杜绝“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坚持“脱贫之后帮致富”,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只有将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的接力棒接好,才能让脱贫致富之路走得更稳、更远。(林琳锦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富岭镇双田村基层党群工作者)